南京城的地貌属江南丘陵地区。西临长江,东依钟山,北连幕府山,南接聚宝山(即雨花台),平面形态南北长、东西窄。城内地势中部最高,系紫金山余脉延伸入城,其中钟山(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凭江而起,抱城而立,气势雄峻。由东向西,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等丘陵,而后西接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形成城区的南北分水岭。城外有栖霞山、牛首山、幕府山、狮子山等环峙。 本文由中国易经大师谢咏分享阅读,文章来源与网络收集 (1)谢咏老师:南京起名字的由来 南京,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跨度的建都史,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北京、洛阳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古都。南京建城之始可追朔到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于今雨花台下秦淮河口的古长干里一带筑城,史称越城。《图经》云,该城“周回二里八十步”。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战败越国后在临江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置金陵邑,南京开始建置。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改金陵为秣陵县。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采纳长史张纮等人的建议由京口(今镇江市)徙治秣陵。翌年,更秣陵为建业,在楚金陵邑故址建石头城。史载该城位于石头山、马鞍山之间,依天然峭壁夯土而筑,周长7里100步,势若虎踞江岸。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年)夏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建业都城选址在石头城以东、覆舟山以南,东凭钟山,南近秦淮河(时称淮水),以长江及四周群山为外环,以淮水、青溪、运渎、玄武湖为内环屏障。该城之建制,沿袭传统,为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环套格局。都城(内城)周长20里19步。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以秦淮河为界设秣陵、建邺二县,南为秣陵,北为建邺。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琅玡王司马睿镇守建邺,修筑东吴旧城。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建邺为建康。至公元589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4个王朝均以南京为都。这是南京古代史上一个极盛时期,史称“六朝金粉”。 这一时期,东吴起初在清凉山楚金陵邑废墟上建“石头城”作为水师驻防要塞,定都后,在石头城东,北极阁南另造建业城,太初宫,以后东晋等五个朝代基本上都在此基础上连续建设。由于东晋时中原十六国先后割据,战乱不息,北方人口陆续南迁,到南朝梁武帝时,建康人口总数超过一百万,殿宇苑囿日臻月盛,真可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但六朝时,也曾有过苏峻、侯景之乱,特别是侯景之乱,使得民存十分之一二,都城内外一片荒芜。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陈朝建立后,建康城市建设得到恢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春正月,隋灭陈后,文帝杨坚诏令“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只保留石头城作为蒋州治所。繁华的六朝宫城遂毁于一旦,化为荒滩野地。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中央政府将设在蒋州的扬州都督府移治江都,并将许多居民迁往江都,城市建设未有建树。唐代诗人李白记述金陵六朝古都形象,亦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秋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设金陵府。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吴权臣徐温令部下陈彦廉规划建造金陵府城。是年始建,至武义二年(920年)建成。大和四年(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诰拓宽金陵城。大和五年,徐知诰又营建宫城。天祚三年(937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徐知诰)在南京称帝,以江宁府城为南唐都城。南唐都城系按府城规制建造,其规模小于六朝都城,且位置南移。都城为二重环套形制,呈长方形。宫城内外的建筑,画栋飞檐,繁华秀丽不减六朝。 北宋时,改南唐旧宫为府治。南宋初,高宗赵构改江宁为建康,以府治为行宫,三次驻跸。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夏四月,金兵入侵,焚掠建康府,行宫及全城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劫后满目荒凉,所遗居民不足十分之一。绍兴五年至三十二年(1135~1162年),先后4次重修宋金战争中被毁的城墙,恢复原来的上宽2丈5尺,下阔3丈5尺,高2丈5尺的城墙式样。建康地区又逐渐恢复繁荣。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4年),知府事马光祖濬建康城濠和青溪,创栅寨门甕城,修内外诸桥。继任知府事姚希德修缮城门,砌锦绣坊街,修缮行宫,建康的城防和市政设施得到改善,呈现出南宋后期的繁华景象。元代,城市格局未变,城市建设无重大建树。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三月,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二十年冬十二月,筑龙湾虎口城。二十四年春正月,朱氏在应天称吴王,开始国都建设的准备工作。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同年八月,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南京城名由此而来。明朝南京城系在南唐旧城基础上改建而成,规划选址为刘基负责,规划方案几经变动。从元至正二十六年开始组织数十万民工营建,到洪武二十四年外郭城完竣,使古代南京的发展达到空前鼎盛时期。明城墙以巨石做基础,上面采用条石或特制的城砖砌成,总长34.3公里,不仅包括了六朝、南唐的都城,又在其东部填大半个燕雀湖,另建皇城和宫城,形成另一条中轴线即今明故宫遗址及御道街。为了禁卫、屯田的需要,以及利用沿河沿江地带设市经商,造船航海,(郑和七下西洋起程于此),还向西北扩建,直至今下关一带。除宫城、皇城、京城外,还兴建了西北以长江为天堑,将都城外围聚宝山、钟山、幕府山等山岗均包纳在内的周长60公里的外郭(今土城头)。 明初,在兴建宫殿和修建城垣的同时,对南京市区亦进行规划改造,对城市居民结构进行调整。市区范围,大约东起大中桥,西至三山门,南自聚宝门,北抵北门桥(今珠江路北)。市区中除为百姓住宅区外,同时是手工业、商业集中之地。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改作在京街衢及军民庐舍”。朱元璋将原有居民大批迁往云南、江北等地,又从全国调集工匠与富户来京居住。匠户按行业分编于各街坊,有10余万手工业工人聚居城南18个坊内。商人的铺行沿官街起盖,官府亦成批建造“廊房”(铺面)和“塌房”(货仓)出租给商人。在秦淮河沿线水陆码头附近商贾集结地段建造酒楼。洪武二十四年,南京城市人口达47万人。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在南郊兴建报恩寺琉璃塔,于宣德六年(1431年)完竣。塔高32丈9尺4寸9分,成为南京繁华兴盛的又一个亮点。 明朝初期在南京建都先后三代共53年,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以“留都”镇统南方达224年。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利用两江总督署扩建了天王府宫殿,并筑坚垒天堡城于紫金山西峰,山坡下筑地堡城。但天京常受清军重兵围剿,战事不断。咸丰六年,天朝内讧,北王韦昌辉屠杀2万余人,毁大报恩寺塔。同治三年(1864年)夏六月,清军曾国荃所部攻陷天京,不分男女老幼,大肆杀戮,屠杀10余万人,并火焚天王府和官署民房。明故宫和明孝陵地面建筑在战争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其将先前在苏州创办的西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开办了金陵机器制造局。1899年下关辟为商埠,1903至1911年,沪宁、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并从下关到城内修筑铁路支线,改善城内南北交通,城市开始向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