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姓名文化
起名大师 个人认证通过
新姓名文化,中国权威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创建,致力于姓名与八字的研究运用!
1416
1
1424
今日点击量
1214166
总点击量
0
点评
0
评论
0
注册时间:2020-05-30
作者排行:5
东莞起名字是怎么来的,东莞宝宝如何取名
发布于2023年05月09日 今日点击量:2 总点击量:324    加入收藏

中国姓名学大师,东莞起名最好的大师谢咏~东莞取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简介

东莞起名字是怎么来的,东莞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下面就是东莞起名最好的大师谢咏老师对东莞取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简介,东莞是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很多人都好奇东莞取名字的历史和变迁,这里谢咏老师就收集整理了关于东莞起名字的由来简介,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假如你在起名改名方面遇到了困难,都可以找谢老师来为你分析~

许多人都知道东莞是千年古县,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一颗耀眼明珠,然而,为何称为东莞,其建置如何演变,却很少人关注,可能在口耳相传中,大家都习惯了,这里只是梳理一些学者观点,简单略述而已。



(1)谢咏老师:东莞的得名与莞草有关

现存最早的《东莞县志》作者卢祥,是明代正统七年(1442)的进士,他的《莞草》诗为后人熟知:

菀彼莞草,其色芃芃;厥土之宜,南海之东;

菀彼莞草,芃芃其色;不蔓不枝,宜簟宜席;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诗中道出了“东莞”得名之来源,这是知名人士谈及东莞得名与莞草有关的文献。

宣统年间,东莞籍探花陈伯陶编纂的《东莞县志·舆地略·物产》中提到:“莞音完,亦音官,盖其为用最古。东莞人多以作莞席为业,因以名,县在广州之东,故曰东莞,亦曰东官。”可见,陈伯陶认同卢祥的观点。“莞草说”是东莞得名几百年来相沿的说法。



(2)谢咏老师:东莞的得名与盐有关

汉武帝平定岭南后,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在广东地区设立番禺、高要两个盐官。番禺盐官驻地位于今深圳南头古城一带。明代张二果编的《东莞县志》称:吴甘露间始置司盐都尉于东官场,并注“场名‘东官’,谓东方盐官。”由于番禺在高要之东,为有别于高要盐官,就称番禺盐官为“东官”了。盐业在古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机构和盐场影响到当地地名的命名,也是有可能的。

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周易姓名学的研究运用,是国内实力易经起名老师,采取命理核心五行喜用神起名,堪称姓名之清流和精髓,如果你在姓名方面遇到疑惑,都可以找谢老师来帮助分析~



(3)谢咏老师:东莞的得名与侨置郡有关

深圳张一兵先生在其《深圳通史》中有详细叙述:永嘉之乱后,北方一些士族和民众纷纷迁居江南,成为侨人,他们多邻里相随,聚族而居。

东晋政权建立后,对北方大族实行优惠政策,满足其以旧壤之名建立原籍政府的要求,设立侨州郡。这些原籍政府设在南方原有的州郡中,没有自己的行政区域,但有自己的行政机构,故称“侨置”。张先生认为:孙吴在南海郡番禺东面增设“东莞郡”之前,北方已有“东莞郡”的建置。吴黄武年间分南海郡东部地区增设的“东莞郡”,应该是南下士族在新开发地区所设“北方东莞郡”的一个侨郡。

“东莞”与“东官”是弄清东莞得名来源的关键。各种史志中常有:“莞”字本作“官”的记载,也有“官”“莞”同音运用之说,而史籍对郡县记载是非常严格的,无论“东莞”还是“东官”,应该各有所自。在东莞地区与“官”“莞”相关的行政设置主要有:吴黄武年间分南海郡立东莞郡;西晋初年东莞郡并入南海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设东官郡;南朝齐时将东官郡郡治迁至怀安县;南朝梁时改东官郡为东莞郡,郡治迁增城县;南朝陈时将东莞郡治迁至政宾县(今清远);隋废东莞郡立南海郡;唐至德二年(757)改南海郡下宝安县为东莞县。“东官”“东莞”几经变迁,最后以东莞县稳定下来,这大概是有些人说东莞古名“东官”的缘故吧。

把番禺盐官(东官)和侨州郡县作为“东官”“东莞”的源头,历史文献资料是缺失的,只能是推测而已,有待进一步探究。



(4)谢咏老师:东莞古为百越之地

秦国消灭楚国后,开始了征讨岭南的进程,郡尉屠睢、监御史禄率50万大军分五路攻打岭南,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今萌诸岭),一军处番禺之郡(今骑田岭),一军守南野之界(今大庾山),一军结余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乐平县一带)。苦战三年,屠睢为西瓯人所杀,任嚣代之,此时赵佗亦在军中。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战争结束。秦于南越建桂林、象、南海三郡,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并派官吏前来管理,留下部分军队镇戍,同时签发内地人口到岭南定居。秦朝灭亡后,赵佗称王,逐渐统一百越诸部,采取以越俗笼络越人之策。经过南海郡与南越国近百年的经营,岭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融合。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汉武帝派20万“楼船卒”分五路向南越国都城番禺(广州)挺进,打响统一岭南之战。在元鼎六年平定南越国后,西汉政府设置17个初郡,“以其故俗治,毋赋税” 来管理边疆地区,就是指在初郡内部保留原有统治机构,封其郡长为王、为侯,且免除其“初郡”赋税。在岭南地区完全纳入中央版图后,作为南海郡属下的东莞开始了一个较长的开发过程,直至唐朝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治从南头迁到涌(今莞城),东莞县名才一直延续至今,蔚为千年古县。

秦朝以前东莞处于国家边缘地区,尚未真正开发。根据曾昭璇先生研究,珠江三角洲在秦汉时期范围较小,新会仍为浅海,西、北江只到顺德县西境,中山市为浅海,番禺市桥镇、石碁镇以南仍为浅海,东江三角洲亦为浅海。因此,要了解汉朝以后的行政建置变化,尤需了解地域变化和弄清“东官郡”、“东莞县”与“宝安县”三者之间在历史上的错综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私信仅作者可见 提交
?' AND 8556=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101)||CHR(101)||CHR(82)||CHR(110),5) limit 1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