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年06月19日 今日点击量:2 总点击量:693
加入收藏
漳州起名大师谢咏谈漳州取名字的由来简介,漳州起名字的历史文化典故,
漳州取名历史文化有哪一些,漳州起名大师谢咏谈漳州取名字的由来简介,漳州起名字的历史文化典故,漳州是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很多人都好奇漳州取名字的历史和变迁,这里中国姓名学家谢咏老师就收集整理了关于漳州起名字的由来简介,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假如你在起名改名方面遇到了困难,都可以找谢老师来为你分析~
漳州这块人杰地灵的投资兴业热土,座山面海,山青水秀,平原广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贤达辈出;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民风淳朴,社会进步,充满希望。在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漳州人民和奋发有为在此热心创业的海内外朋友,正在满怀豪情打造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建设创新福地、田园都市、幸福漳州。
漳州历史沿革:
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列入秦中央版图,属闽中郡。汉代,以梁山(今地名)为界,分属南越、闽越,延至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归于一统。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将军请建漳州获准,始设漳州州治,后又改称漳州郡、漳州府等,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改为漳州市。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全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
(2)谢咏老师简介~
本文由中国姓名学取名大师谢咏分享阅读,旨在探索城市姓名历史和人文底蕴,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座城市的姓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的先人在不断总结当地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度提炼概括出来的,而我们个人的姓名不仅仅是终身在运用的,同样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谢咏老师提醒朋友们起名改名也需以命理格局和数理配置结合相辅相成方为正宗,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周易与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采取正统命理之核心五行喜用神起名,堪称姓名之清流和精髓,如果正准备取名或改名字的朋友,或者在姓名方面遇到疑惑的朋友,都可以联系谢老师来帮助分析~'
(3)谢咏老师简介~漳州地名来源
芗城区近年来的改造旧城,拆旧建新,所谓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名城”,早已面目全非了。而芗城故老以及海外游子归来,仍念念不忘旧街巷的原名,寻找故里,凭吊遗址,特录以备忘。其实欧美旧都市古城堡,多以维修,保留原貌,以供旅客观光,成为旅游胜地,绝不自毁也。
1、古漳州城内的九街十三巷
根据故老的口碑相传:古漳州城内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树不见天”。这些景象到底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漳州的历史悠久,自唐贞元二年(786),刺史陈谟把漳州州治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迁移到唐化里登高山下(即芝山下)桂林村(即今芗城区市区)以后,迄今已有12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文地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与街道的建设,日新月异,逐渐增多,新旧地名的变迁也时有出现。要考查历史上的旧有地名,必须借助于古典史志和故老的口碑,互相印证,从中找出较为接近正确的答案。因此,必须从“古漳州城内”这个方面来探求。
漳州的古城在哪里呢?据现存最早的明万历《漳州府志》和清乾隆的《龙溪县志》的《城池》篇都有记载:“漳州城池,在唐无考,宋初筑为子城,周四里(约2000米)。咸平二年(999年)浚河环之。”按府、县志《地舆图》对照,其范围东起东桥亭濠沟,西到西桥亭濠沟,北至北桥亭濠沟,南至南门溪之间。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太守王冕竖木栅为外城,周长一十五里(7500米)。嗣后,历朝屡有增减,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攻占漳州的郑成功的放弃漳州时,堕毁漳州城。清军收复漳州之后,复修筑漳州城墙,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5913米),其范围扩大到今之新华南路漳州大桥北端桥头(原八卦楼),沿新华南路、新华北路至马道底体育场北侧,向西转入布政园(巷),过延安北路和北廓顶漳州印刷厂、大通北路到芝山顶上,又转向南,沿芝山西侧直下至龙文塔(在今人民市场西侧,已拆废),又向东沿博爱道回到大桥头。这就是最后清朝的漳州城墙,也是民国七年(1918)陈炯明下令拆毁的漳州城墙。我们要寻找“古漳州城内的九街十三巷”,应当在这个范围内来寻找。
据万历《府志》卷二之《厢里》篇载:漳州城内“东北隅:行春街、东桥街、兴贤街、马坪街、旗纛庙前街、北桥街、桂林二十九街(即马道街)。西隅:开元寺前后街、后街、西市头街、布政司前街、硕仁桥街、察院前街、观巷街、县前街、西桥街。南隅:南市街、花园前街、双门街、后坂后街、府学前街共21条街和龙骇瀛(即今龙眼营)等。
从上列这些街名,与乾隆《县志》中的厢里对照,删今存古,筛选得出:
九街:
行春街:即东铺街、也叫东铺头,今新华西路的东段,是古东城门楼内的繁华街道。
兴贤街:原名上街,古时小船运载鱼盐,由东闸口濠沟入城,至渔头庙上岸贩卖,即在此附近。后来明朝谢琏中了探花,在此兴建探花府,探花坊,故改称探花街。清一等海澄公黄梧,占据探花府,改为公府,故又改称公府街或公爷街,即今南昌路的西段。
桂林二十九街:即马道街,也叫马道底,因古时桂林村在此而得名。即今胜利西路体育场附近的一段。宋时已有。
马坪街:即今延安南路北段。在今农业银行附近还有马坪(马坪从前南靖辖,今属龙海程溪镇)许氏的祠堂,故名。
府前街:是漳州府府衙前的大街,即今台湾路的中段。也叫府口街。(漳州府衙为唐贞元二年(786)建的原州衙)
观巷街:在元妙观、也称天庆观,俗称天公坛的前面。即今新华西路西段,人民新村的南侧。(元妙观建于唐贞元十二年即公元796年)。
县前街:是龙溪县县衙前的街道,也叫县口街、即今县前直街。(龙溪县衙自唐贞元二年(786年)县随州移即建于此。今为漳州教育学院)。
南市街:是古漳州城南门的繁华大街即今香港路。唐时已有。
开元寺前街:也叫开元口街,后来因为镇台衙门建在这里,改称镇台街,即今胜利西路市政府门口一段。(开元寺建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徙州治时,由漳浦迁建成于此。)
十三巷:
振成巷:俗称枕头巷,在今华侨新村之东。
箭弓巷:在今漳州一中附近。
做轿巷:在今新华西路观桥顶。
面线巷:在南市街,即今香港路西侧。据说是旧时制面线的地方,因而得名。
上板巷:在今修文西路中段。
山顶巷:在今大同路北段西侧,内有太阳公庙,由尼姑管理,俗称山顶巷尼姑庵。
图龙巷:俗称土砻巷、杀(音tai)人巷。在胜利西路商检大楼西侧,今已拆废。
水德宫巷:在今新华西路东段,向南通向围仔内、炮仔街。旧时有句俗语说“相打水德宫”即此。
乌衣巷:今称乌里巷。在今青年路尾至大通北路南段。
济美巷:也叫佐美巷,因曾开设一些制作草花的店铺,故也叫草花街。即今平等路南段。
甘蔗巷:在今民主路西端,因改建房屋,已拆废。
西门巷:在今瑞京路西端,今称马路头巷。
三庵:
南市庵:在今香港路。
塔口庵:在今大同路北段。
马坪街庵:在马坪街,今延安南路。
二院:
法济院:原名普利隆寿院。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守王冕奏改名法济寺、也称法济院。在今市政府大院内西侧。已废。
净众院:万寿保福净众禅寺、简称净众寺,也称净众院。在今漳州一中校内东北角。已废。(参见芝山条)一株榕树不见天:在东桥亭亭下濠沟中,至今犹存。
上列各街巷、庵院都是出现在明万历以前的志、史记载,是古时比较主要的街巷。是否正确?兹提出就教于知情者,共同探究。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