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年06月27日 今日点击量:1 总点击量:1911
加入收藏
这个话题虽然庞大而空洞,但把这个话题搞清楚,理出来基本的头绪,对我们今天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仍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与道同根同源,本质上是一家,实践发展过程也不存在分道扬镳的说法,二者是异曲同工融合统一和谐共生的。关键在于今天我们如何更好的去全面继承儒道两家各自优越独到擅长的方面,去融合发展。而不是去分别究竟执着哪家厉害哪家有用,更不能偏执于一家之言去贬低批判另一家,尤其是不能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的去歪曲。今世治学之人不能学的儒是儒道是道,偏执偏废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是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错误的做法。
我在儒道思想与易经一文中着重谈了儒道思想一脉相承的同根同源性,这里在具体的说说二者的关系。道之道在空在无在虚,是形而上的侧重在解决理论问题。儒之道在实在有在真,是形而下的侧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老子传承道,重点讲天人合一法道于自然。孔子传承道而成儒学,结合了民生。今天我们看儒学依然彰显着实践主义现实主义的意味就在于此。国人受之影响之大致而都成为实用的实际的现实的利益价值观者就是水到渠成罢了。而我们今天学习道家思想更加能看到其积极进步、哲学理性地对天地自然以及人性的探索和思考,看到其智慧的光芒,有着非常深远的研究学习价值。也许正是由于老子庄子更加注重于理性的思考世界乃至宇宙的全局性问题整体性问题,形成了非常高深的天地人理论体系以及性命论,而在后世发展传承中形成了玄学和道教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二者都是对上古以来华夏古圣先贤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和发展,无论孔子的大同世界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都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和人类社会的和谐文明这一终极目标。
儒道都讲道,儒道也都讲德。儒道思想都建立在道与德根本的命题上,也都离不开道与德。关键在于有没有道、有没有德。无道即无德,无德谈不上能入道有道。大儒即大道,老子宏观系统论述的天地自然之道德,在儒家这里就是自性之人德。儒家把其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达德,是儒学者运用在社会伦常人格道义上的根本法则,是对道家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是道,难道不是吗?把道与儒形容成理论和实践之相结合相统一的关系还是比较恰当的,道家更加注重于理论上的建树,而儒家更加注重于现实之实用。这里不要将二者绝对化的理解为道家只重视理论儒家只重视实际,而是二者学术建树上侧重与发展方向上还是有所不同而已。这正是二者的互补性所在。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几千年发展成熟的华夏文化,儒道思想虽然在不同时期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如今仍然都在持续的传承着,并且都保持着继续发展的活力。
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我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儒家道家都注重人性,注重人的教化,注重人的发展,都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人”,各自的教育都强调人的教育培养成长提高。这是华夏文化非常独到独具特色的一面,我们的文化有着非常鲜明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是教化育人的文化。儒家强调的仁人志士精神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价值观实现,这与道家追求的内圣外王哪里有什么两样呢?所不同的是老子走了精英教育上层路线,孔子则有教无类,走了大众路线,二者异曲同工,都是对人文和民生的终极关怀。(参阅一下我老子何许人也一文有助更好的理解)。
我们今天学习古圣先贤也好,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也好,切不能偏执偏废。学的儒是儒道是道,去褒贬去评判去取舍谁优劣高下有什么意义呢?又能学出什么东西来呢?我们应该系统完整的去学习好古圣先贤尤其道家儒家思想奠基人老子孔子的思想智慧,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兼容并蓄融合包容的吸收继承我们先人的优秀思想智慧,才可以谈得上是在继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注:本文只谈儒道思想而不涉及儒教道教的宗教话题)
学习传统文化,关注一品文宣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