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中国易经姓名文化老师谢咏推荐,旨在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人文记录,文章来源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人说:“命里百金,难求千金。” 事实真如古人说的那样吗?答案不尽然是肯定的。 要知道,再大的雷声,都喊不起一个装睡的人;再多的金钱,都救不了一个心穷的人。 贫富是一种状态,表面上是手里有多少钱,实际上是对人生的考验,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任何一笔钱,都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则,若不是,那么你终究要失去这笔钱。 显而易见,命里的钱,都是有定数的,多少都是自己造就的。 01~和气,生钱。 和气抵万金。这样的道理,路人皆知。 可是很多人,有了私心,因此无法和别人和平相处,一开始就想要算计人,或者暗中使坏。 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的钱,你是赚不完的,也不可能全部在你的手里。因而,钱财必须分割。 你和人一起赚钱,然后在分配金钱的时候,适当降低自己的姿态,那么财富就算是留住了。 如果把和气比喻成津津溪流,那么混乱就是暴躁的河滩。 溪流里的水不大,但是能慢慢汇入到某个湖泊,或者某个坑里,越来越多;暴躁的河滩,水流很大,但是稳不住,还会冲毁堤坝。可见,和气做人,有多重要。 北宋时,陈恕担任三司,借助宋、辽和解的机会,促进边关贸易。丧失了九成的茶税,忽然就增长了十倍。 司马光为他点赞:“先朝陈恕领三司十余年,至今称能治财赋者,以恕为首。” 贸易畅通无阻,你我都赚钱了,那么税赋也多了。每年征战,那是两败俱伤,抢夺到了什么,但也是止损八百,收获一千而已。 02~才气,赚钱。 有句很现实的话:“财富,永远都会流向最匹配他的人,就是那些高认知的人。”” 古人为什么要努力读书,除了一举成名之外,还可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做官了,俸禄总是有的。 今天,我们不一定做大官,但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用智慧去赚钱,容易很多。 唐朝时的柳宗元,祖辈在官场混,日子不错。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 可是到了柳宗元这一代,家道中落。 为了重新振作起来,柳宗元努力读书,二十几岁就中了进士。 虽然柳宗元的一生,有多次被贬的经历,但是相对普通人来说,日子仍旧好受一些。并且为子孙留下了一些基业。 当今社会,能够赚大钱的人,基本上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人,总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可是如何才能真正变富,不是站在前面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有靠前的智慧。若是没有本事,站在风口,你会战战兢兢,什么都做不好。 才气多了,一切都胸有成竹。努力读书,多积累经验,总是没错的。 03~小气,省钱。 总有一些人,小富即安。 有一段时间,上海一对小夫妻说“存够三百万,就退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可是,三百万真的够了吗?若是你太大方,每天开支一千多,那是不够的。 对于那些精打细算的人,别说三百万,有了一百万,也够了。 在偏远的农村,很多老人,一辈子的收入,都不够一百万。但是他们仍旧过得很好。 那些看起来像“小气鬼”的人,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他们真的活得很好,并且有自己的活法。 我的祖母,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靠养鸡、种果树赚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祖母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千。但是她能省下三千。 小菜是自己种的,猪肉一个月买两次,家里没有冰箱等大型电器,水是山上来的......把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是祖母的生活法则。 和祖母同样年纪的人,同样是村里生活,但是年老时,穷困的人不少。 一个人命里的钱,和收入有关系,但和花钱的方式,关系更大。 做一个抠门的人,样子难看,但是留住了里子。 04~善气,存钱。 《管子》有言:“善气迎人,亲于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戎兵。” 人要在和气的环境下赚钱,那么就必须要善良。看起来,善良是一文不值的,做善事还要花钱,但是留下了一张情感牌,是真正的存款。 有一个叫吕天梅的女人,独自拉扯女儿长大,供养女儿读书。 有一天,她发现一个没有父母的男孩——刘远毅。 经过一番沟通,她毅然决定,供养刘远毅读书,并且把刘远毅带到了家里。 若干年之后,刘远毅去浙江大学读书,又去英国参加工作。 吕天梅的女儿结婚,刘远毅转来160万英镑。 情感变成金钱,这是在任何年代都可能的。就算你帮助的人,没有能力回报你,但是你的人性是有光芒的,走到任何地方,都会被人尊重,能轻松找到合作的人。 毕竟,谁都愿意和善良的人打交道,一起奔赴前程。 05~当然,若一个人带着怨气、炫耀之气,活得有气无力,或者喜欢神气,那就是穷困的征兆了。 有句很扎心、也不好理解的话:“金钱流向不缺钱的人。” 似乎金钱和自己过不去,越穷,越赚不到钱。真相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内心是富有的,那么赚钱就容易多了,还被财神青睐。 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一个人要发大财之前,一定会有积极向上的面貌。那些萎靡不振的人,只会走进阴暗的角落,和金子擦肩而过。 每天早晨,门外阳光灿烂,你怎么能躲起来,不面朝阳光呢? 余生,活成一道光吧,照亮前程,踏上钱途。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