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年01月24日 今日点击量:1 总点击量:549
加入收藏
合肥易起名大师谢咏,合肥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合肥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关于合肥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本文由中国姓名学大师,合肥周易起名老师谢咏分享,旨在探索合肥城市底蕴和历史人文特色,如果对合肥取名字的历史演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了解一下,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谢老师系删除;当然谢咏不仅仅是探索城市姓名和人文历史,更擅给大人小孩结合《易经》以及八字命理核心五行喜用神取名改名,堪称姓名之精髓和正统,有需要的都可以咨询谢老师~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西翼,环抱巢湖,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合肥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58]。合肥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 、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1)谢咏老师谈:合肥取名由来简介:
合肥之所以叫合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秦朝时期,秦始皇设立郡县制度,于是在当今合肥设立合肥县,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其国都就是今天的合肥老城区部分区域,因此合肥之名,由此产生。
其二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记载: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而且唐代也有论点指出“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故曰合肥。《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谢咏老师谈起名风格
姓名和我们终身相伴,对我们人生运势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取名字也有很多讲究,但目前姓名从业者滥竽充数的众多,所以想为孩子起名改名个好名字并不容易,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易经》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总结出起名之必要的原则性因素如下,也是姓名学的精髓和原理,是一定要考虑的,总结如下:
(1)首先符合“喜用五行”,全方位精准分析出命理核心五行喜用神,结合姓名用字,达到阴阳五行平衡;
(2)其次符合“姓氏数理”,数理虽然不能作为主打因素,但是作为姓名学的辅佐参考,还是有必要结合的!
(3)最后符和“易经卦理”,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八卦相生相克的原理,使得姓名更加完善至臻!
(2)谢咏老师谈:合肥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合肥,从一路坎坷走来,成为了今天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追根往昔,我们却对这片如今繁荣的土地缺少了对于文化的传承。创新的背后,是否也有传统的悲鸣?
让我们抛开现在快节奏的东西,好好沉淀一下,用双眼去看,用双脚去走,找那文化的根。
载体的残垣断壁不能阻挡文化与人的融合。今天,让我们从合肥那些无人探访的古建筑去找找那些植根于合肥的文化气味。
合肥包公祠代表着包公文化,是包公园的主要古建筑群,由当时庐州知府宋鉴在此建造,后更名包公祠。
合肥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其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古迹。合肥逍遥津代表着三国文化,因三国时期孙权和曹操在此争夺合肥,在逍遥津爆发大战,后世称为「吴魏遗踪」,代表着合肥的三国文化。
合肥六谷祠代表着药王文化,是为了纪念「药王」铁拐李而建立,他生时精于药理,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后建六谷祠,建庙以祀,当今合肥还流传他的传说,这就是合肥的「药王」文化。
合肥赤阑桥代表着宋词文化,因为其与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有一段情缘,又经常被后人歌咏,最终形成了合肥的宋词文化。
合肥白水坝代表着丽友文化,这源自一则民间小说「丽水桥」。
「麻个早上五点忘钟村西头集合,男的带锹,女的带筐,家侠们带绳子,爬拖拉机,骑摩托车,拉板车,到白水坝去挖芋头······」每每听到这首用合肥方言演唱的网络歌曲《挖芋头》,合肥人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感觉特别亲切、可爱。
如今,白水坝已无芋头可挖,但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仍然在此流传。
合肥城隍庙代表着道教文化,是为了纪念首任庐州府知府孙觉,因其当时受百姓爱戴,后为其所建筑的庙也被百姓奉为「庐州府第一城隍」。
合肥李鸿章代表着洋务文化,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为当时洋务运动的主导者,致使洋务文化在合肥影响久远,后逐渐形成洋务文化。
合肥道士岗代表着刑天文化,源于一则传说。
远古的时候,炎帝还是统治中原称帝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杰出武士。合肥江淮夷社会因长期战争而日渐衰败,刑天在 22 岁时帮助炎帝杀死了恶魔平定合肥江淮夷,完成了创世伟业。 他生平酷爱音乐,25 岁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作诗歌以歌颂当时合肥江淮夷社会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艺术表现的内容也不再是鼎盛年代的胜利的喜悦。后来听说从西方来的黄帝打败炎帝,他在江淮非常着急,27 岁时独自去与黄帝开战,战败后仍然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 到了后世,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之神。合肥千年道号元林元因纪念中国战神而建。
这就是合肥的「八大文化」,不仅这些,合肥文化也是一种随时代潮流而变化,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文化,也因此合肥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的意义也在于此。合肥现有的繁华也不于几百年前那个古色古香的小镇脱钩,相反,一直紧紧勾连。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