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姓名文化
起名大师 个人认证通过
新姓名文化,中国权威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创建,致力于姓名与八字的研究运用!
1376
1
875
今日点击量
1835462
总点击量
0
点评
0
评论
0
注册时间:2020-05-30
作者排行:4
香港姓名学大师谢咏谈,香港各区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发布于2025年01月22日 今日点击量:1 总点击量:170    加入收藏

香港姓名学大师谢咏老师谈,香港各区起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香港著名的起名大师谢咏老师谈香港各区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香港起名大师谁最厉害,谢咏是香港有名取名大师,谢咏老师谈香港各区县取名字的来源,香港有什么区和地方名?

相信很多关注香港文化历史的朋友们都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这里中国易经姓名文化大师谢咏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香港各区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谢咏老师是现代著名易经姓名学取名老师,如果香港朋友们有需要起名改名字的也可以联系谢老师!

在珠江口东南,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就是香港,这座城市被人们誉为“东方之珠”,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然而,你知道为什么香港又被称为“香江”吗? 香港这个名字的由来,如同一部浓缩的历史长卷,记载着这个繁华都市的过去与现在,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多种富有传奇色彩的解说。



谢咏老师谈,香港名字的由来

香港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称,香港之名源于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此后又相继割让九龙半岛和新界,因此得名“香港”。

另一种说法称,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港”,据说在清朝时期,这里是一个小渔村,村民多以打渔为生,而村子附近有一个天然避风良港,名为“红香炉港”,因此得名“香港”。

在历史上,香港地区曾经是多个小渔村的集合体,这些小渔村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因此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直到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香港并开始进行殖民统治,才将整个香港地区命名为“香港”,并沿用至今,如今,香港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拥有着世界级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创意之都。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地理角度来看,“香港”这个名字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2)谢咏老师简介

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易经和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是新时代最具实力的周易命理和易经姓名文化学家,擅长于易经风水布局,周易人生策划等;

谢咏老师现居重庆,当代易经传统文化研究者,著名姓名学起名家,采取八字命理核心五行喜用神+易经起名改名字,勘称姓名学的精髓和正统,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提升和帮扶作用!

谢咏老师原创文章系列如《谢咏起名案例详解》系列,《谢咏老师八字实例详批》系列,谢咏老师《四柱喜用神实例详解》系列、以及谢咏老师的《易经与人生运气》系列等系列等几十篇易经方面著作,不仅仅给易经姓名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大帮助,更是对发展和弘扬传统易经传统文化起到了完善作用~



(3)谢咏老师谈,香港各区起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1、中西区:这里是香港的心脏地带,政治和商业的中心,历史建筑与购物天堂的完美结合。是香港开埠之后最早发展的地区。其中,中环和上环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区,西环则是早期发展的华人住宅区,中环区以商业大厦为主,人口较少;山顶有香港富豪聚居地。

2、湾仔区:这里是商业与娱乐的天堂,跑马地、铜锣湾的繁华,还有不可错过的会展风采。湾仔,原意为小湾畔,在150年前是港岛北岸线的一个细小多沙的海湾,因在地理上处于较低位置,故又称为下环。湾仔区是十八区中人均收入最高、学历最高的一个区域。

3、东区:北角、鲗鱼涌的住宅与商业交织,太古城中心点缀其间,活力四射。因位于香港岛东部而得名。特区为推动东部发展,很多体制部门由中环和湾仔搬到东区,很多中、上环跨国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业区,承接了部分原本属于中环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经济中心功能。



4、南区:宁静的住宅区,浅水湾、赤柱的旅游景点,感受大自然的温柔拥抱。因位于香港岛南部而得名,自香港开埠以前,已经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是香港岛四区中面积范围覆盖最广的最大的区,是基层、中产、富豪共存的地区,半数人口居于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5、油尖旺区:油麻地、尖沙咀、旺角,购物的圣地,庙街、海滨的夜生活精彩纷呈。由1982年成立的“油尖区”及“旺角区”于1994年合并而成,名字由三个主要区域——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的字首组合而成。油尖旺区是香港十八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6、深水埗区:传统市场与夜市的喧嚣,居民区的宁静,完美融合。深水埗区埗,来自粤地方言,古同“埠”,意思是码头,深水埗就是深水码头,这一带因有多个深水码头而得名。



7、九龙城区:九龙塘、九龙湾的住宅与商业并存,历史与文化交织。名称得名于清政府修建的九龙寨城。宋朝末年宋端宗赵昰被元朝军队追击,曾流亡至即今九龙城一带,后人刻“宋王台”纪念,即现存宋王台花园。“九龙”指的是附近八座山加上皇帝,合称“九龙”;同时,“九”也是泛指多。

8、黄大仙区:住宅区中隐藏着黄大仙祠,文化与信仰的交汇。以辖内有赤松黄大仙祠得名。黄大仙为民间信仰中的道教神仙,原名黄初平,晋代浙江金华人,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黄大仙传说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流传甚广。黄大仙区是香港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区份,

9、观塘区:工商业的活力与住宅区的宁静,观塘的多元化面貌。“官塘”,名称最早可以追溯至北宋年间,这一带曾是官家盐田,简称官塘,观塘区所辖的蓝田也与此有关。贫穷人口为全香港最高,全力打造观塘为第二个核心商业区,观塘贫穷人口有下降的趋势。



10、荃湾区:荃湾、葵涌的住宅与商业交汇,青马大桥的壮丽。荃湾是古称“浅湾”的谐音改称,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明朝和清朝地图、文献中常常出现, 清初时,这里有包括浅湾、荃湾约、全湾约、完湾、团湾、月儿湾湾、全湾等称呼。今荃湾区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11、屯门区:住宅区中点缀着黄金海岸,自然与休闲的理想地。屯门意思是“屯兵之门”,始于唐代。唐代在此设屯门军镇,属安南都护府。正德十六年(1521年),广东海道副使汪鈜在海战中击败葡人史称“屯门海战”。清代设屯门寨、墩台。清代地图上被标为“田门” “团门”。

12、元朗区:元朗大球场的名气,住宅区的舒适生活。得名与当地地形地貌有关,古称“圆塱”——“圆”意思完整、丰满,“塱”为江边或湖边洼地。由此推测,古时候这里曾是水源充足的低地,如今为元朗冲积平原,也是香港第一大平原,约形成于唐宋年间。这里水土肥沃,盛产稻米,元朗丝苗曾是华南一带的著名米食。



13、北区:上水、粉岭的宁静住宅区,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之旅。因位于香港最北部而得名, 1980年从大埔区拆分出来,是香港十八区中,与元朗同为毗连内地的区份,北面和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头角河及中英街作边界。北区是香港传统乡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香港人口密度较低的行政区之一。

14、大埔区:大埔海滨公园的悠闲,住宅区的宁静与美丽。大埔古称“大步”,清光绪年间才称为“大埔”,埔在东南沿海地区指的是水边沙洲。“大步”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南汉大宝六年,即公元963年,当时南汉后主招募 3000 人于“大步海”采集珍珠。

15、 沙田区:沙田、大围的住宅与商业并重,沙田马场的赛事精彩。古时称作沥源指城门护城河清澈的河水河畔在明代有了许多村落,沙田村就是其中一个。由于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沙田纳入殖民地的范围内。当时,英军派员勘察,却将沙田围误会为整个沥源的名称,结果沙田便成了统称。



16、西贡区:西贡海鲜街的美食,住宅区的宁静生活。名称大约出现在明代,西贡一带在当时便是外邦朝贡船只停泊的港口码头之一,久而久之,该地就被称为“西贡”,取“西方来贡”之意。

17、葵青区:葵涌、青衣的住宅与工商业区,繁忙与宁静的对比。名称源于古地名“葵涌”与小山“青衣”的合称,“葵涌”最早见于《粤大记》的广东地图上,“葵涌”旁边有岛屿名“春花落”,今名青衣岛,东南方有一个小山峰亦称春花落。明朝永历年间《新安县志·都里》中记载有“葵涌子”及“青衣”。

18、 离岛区:大屿山、长洲的旅游胜地,海滩与自然景点的完美组合。因辖区多为“离岛”而得名,离岛是对远离大陆或主岛较远的岛屿的泛称。离岛区,是十八区中面积最大的一区,面积占全香港的16%,包括香港南及西南面多个离岛,当中包括香港面积最大的岛屿大屿山的大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私信仅作者可见 提交
?' AND 8556=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101)||CHR(101)||CHR(82)||CHR(110),5) limit 1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