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刊
专业人士 个人认证通过
谢咏老师,中国权威起名大师,中国最有名的起名大师,中国十大姓名学专家之一,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运用,弘扬易经文化,是中国最好的起名专家,改名字最著名的大师;
837
无权限
31
今日点击量
980433
总点击量
0
点评
0
评论
0
注册时间:2020-05-29
作者排行:9
青岛起名大师谢咏~青岛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由来
发布于2025年07月10日 今日点击量:1 总点击量:10    加入收藏

青岛起名大师谢咏~青岛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由来

青岛起名大师谢咏分享青岛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由来,青岛起名字的大师谢咏老师是青岛起名最好的大师,下面就是谢咏老师分享的关于青岛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岸,东、南濒临黄海,是副省级城市。

青岛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势陡峻,巨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青岛,根本不是一座岛屿,那为什么叫岛呢?中国大多数海滨城市,名字里都有一个海字,比如:青岛东边的海滨城市威海,南海边的珠海,还有国际大都市上海等,那青岛为什么不叫青海呢?



谢咏老师简介★★★

谢咏老师,男,现居重庆,当代易经传统文化研究者,著名姓名学起名家,易经风水和命理实战布局设计师;

谢咏老师是当代著名周易姓名学起名大师,一生致力于易经和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是新时代最具实力的八字命理和易经+姓名学家,擅长于易经风水布局,黄道吉日挑选,周易人生策划等;尤其是在姓名领域,谢咏老师通过对命理学和姓名学多年的研究运用,以及吸取古今经验精华总结,是真正地把八字精髓“喜用神+姓名学”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勘称姓名学的精髓和正统,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提升和帮扶作用;

谢咏老师撰写易经风水和命理以及部分姓名学文章,如《谢咏起名案例详解》系列,《四柱喜用神实例详解》系列、《谢咏老师八字实例详批》系列等系列等几十篇易经方面著作,不仅仅给易经姓名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大帮助,更是对发展和弘扬传统易经传统文化起到了完善作用,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网上搜索阅读~



青岛之由来

众所周知,青岛是著名的海滨城市,还曾举办过奥运会帆船比赛,故而,被誉为“帆船之都”;在工商业方面,更是诞生了一大批的品牌,所以,青岛也有“品牌之都”的美誉;因为得天独厚的海滨风光,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海滨旅游城市。

这一切看起来,青岛都显得非常的年轻,非常的具有活力,就说“青岛”这个名称,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一种说法认为,清朝同治年间的《即墨县志》中,提到了青岛,“青岛,县西南百里”,不过,这里的青岛,并不是作为城市之名,而是一个岛名,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青岛之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知县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提及青岛,总之,也是作为一个小岛,略微提及而已。

另外,还有现代人认为,青岛就是古代的一个小渔村,那么这个小渔村,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

如果追溯历史,青岛境内,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应该是东夷父系氏族的先民在此从事农耕生产生活,进而发展出狩猎、畜牧、海洋捕捞等,西周时期,这里出现了夷国和莒国(当时都城在计斤,今胶州),到了东周,即墨横空出世,成为齐国第二大都市,至于后来的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寻求长生不老药,据说,就是在青岛胶南的琅琊台出海,唐宋时期,今天青岛的板桥镇,一度成为海上贸易的口岸,也是宋代北方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



殖民时期的青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五次巡游天下,其中三次登临琅琊(今青岛黄岛区境内),足见其对该地区的青睐。汉武帝时期,他曾在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的女姑山设立九所明堂,祭天拜祖。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作为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区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其少年时代曾在此地做过胶东王。

唐宋时期,青岛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连接南北航运的重要“中转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地位。宋代更是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元朝时期,为了方便海运漕粮,青岛地区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胶莱运河,该运河纵贯山东半岛,为青岛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明清时期,青岛又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隶属于山东莱州府。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立防务,标志着该地的建置开始。然而,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行占据了胶澳,并迫使清政府在1898年3月6日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根据条约,胶州湾海面、潮平周边100华里以及陆海总面积1128.2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551.75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划为“胶澳租界”,这也包括了即墨县的白沙河以南地区(仁化乡的大部分、里仁乡和福海乡的一部分)。自此,胶澳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这些历史时期,青岛一直未出现,大概1891年,清朝决定在胶州湾设防,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口,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才算是真正成为重镇,也可以看作是青岛建置之始。

但这时候的青岛,顶多是一个发展中的重镇,还不算是城市,到了1898年,清朝被迫与德国签订了不平等的《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这一带的租界地,也就成为了“胶澳”,也可以算作是青岛城市的前身吧,不过,这绝对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胶澳这个名字,实在是令人不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私信仅作者可见 提交
?' AND 8556=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101)||CHR(101)||CHR(82)||CHR(110),5) limit 1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