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坤
小作家 个人认证通过
在校学生,高一
74
1
129
今日点击量
125543
总点击量
2
4
0
注册时间:2019-09-14
作者排行:22
2019年12月22日,冬至
发布于2019年12月22日 今日点击量:2 总点击量:1409    加入收藏

360图片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但是,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

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平气法”划分的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360图片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河南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相传“冬至”是24节气(时间平均法)当中最早被周公测定出来的一个,因此有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说法。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其热闹程度在我国部分地区不亚于过年,清代的《清嘉录》中说:“冬至大如年”,汉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这一说法也开始流传至今。

魏晋六朝时,冬至开始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冬节盛于唐宋。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宋朝以后,冬至作为时年八节之一,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也。

“冬至大过年”,北方水饺南方汤圆。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取其团圆的意思。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潮汕地区汉族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

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典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俗谚“冬至大似年”,就是从嘉兴流传出来的了。据《嘉兴府志》 (卷34·风俗) 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保留古风。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也是临海人冬至的重头戏。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糍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冬至一阳生”。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私信仅作者可见 提交
?' AND 8556=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101)||CHR(101)||CHR(82)||CHR(110),5) limit 1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