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大师排名第一人颜廷利师傅谈江苏南京民间传说人参老头;从前有个地方叫花鞋沟,沟口有个粮户姓杨,是个大占山户,前沟后坡上的人家全是他家佃户。他家还 开烧锅和粉房,净喝穷人的血。 这年秋天,七月十五那天清早,杨财主让赶车老板老王套车往山外送货,由杨家少财东掌包。预定当天就得赶回来。两人晃晃摇摇装上一大车就奔县城去了。 这天正是集日,集上人山人海,可热闹啦!酒馆、饭馆门前挂着通红的双幌,说书馆里坐得水泄不通,野台子戏锣鼓敲得通通响;道旁摆的摊子,有卖瓜果梨桃的,有卖妇女用的红头绳、绿彩线和小孩玩的泥娃娃的;还 有活蹦乱跳金翅金鳞的大鲤鱼。 这天两人到城,卖了货,杨家少财东就和一群狐朋狗友到饭馆大吃大喝起来,直到喝得烂醉如泥,躺到客店里,睡得像条死狗一样。 车老板老王,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记起老财东曾嘱咐他当天赶回,一看天色不早,少财东还 醉得不成样子,心想他反正也常常在外闲逛,就一个人赶着空车往回走。 老王赶着大车,出城约四、五里地,就看到前面有个老头。这老头上身穿着白洋布小褂,下身穿着条黑单裤;头上疏朗朗的几根白头发,拢在一起,在脑后扎根小辫,还 系条红头绳,离老远就红得耀眼。他身上背个小包袱,手里拄根拐杖,精精神神地正往前走。一回头看见后边来车了,就跟老王打招呼: “赶车的大哥,你是哪的车呀?” “老大爷,我是花鞋沟的车。你老上哪去呀?” 老头说:“咳,我去赶集来的,现在是往回走。人老了,腿脚也不听使唤了!” 老王一看这老大爷岁数确实不小,背个包袱,累得气喘吁吁的,就说:“你老人家住在哪呀,上车吧,我送你老回去。” 老头说:“咱们本是一条路,我的住处离你们东家也不远,可我不能白坐车呀,你出个价吧,我好上车。” 老王说:“老大爷,你这么大岁数,别说是同路,就是再远点也得把你送到家呀!快上车吧,怎能要钱呢!”说着停下车,把老头一拉,就上了车。 从县城到花鞋沟有四、五十里,快黑天的时候才到花鞋沟口。老王说:“天黑了,沟里路不好走,深一脚浅一脚的,你老到我们伙计屋子歇一宿,明天再走吧!” 老头笑着说:“谢谢你吧,我家也离这不远了。你看我就住在沟里。”老头边说边指着砬子。 老王心里直纳闷:我常常到沟里去给东家办事,沟里几户人家我都认识,怎么这些年从没看见过这个老头呢? 老头像是看透了他心思,就笑着说:“咳,我整年不出门,就七月十五这天赶一趟集,你哪能认识我呀!” 老王一想也对,沟里有不少人成年蹲在沟里,一年才下一趟山,办点米粮、油盐,自己哪能都认识呢! 这时老头说:“你这位大哥,给你车钱你不要,赶明个你到我家去吧,离这不远,在沟掌上,孤单单—间小房就是我家。实不相瞒,我家还 有几亩参,你去挖着使吧。你记住,只别挖中间那棵。”说完,老头往下一跳就下车了。老王一举鞭子,牲口往前一窜,老王再一回头,老头已经不见了。 老王一回来,干这干那,一天忙得腰困身乏,把老头的话也就忘了。 过了好些日子,老财东又要打发他出山,他这才突然想起白胡子老头来。心想,不知他有什么油、盐、粗布要捎没有?他家既然在沟掌上,路不远,串个门看看他老人家也好。当天干完活,没吱声就上沟里去了。 他来到沟掌上,两边是立陡的砬子,一看,哪里有什么房子,就见在砬子后面,有三块石头撑在一起,倒有点像个窝棚,前边好大一片棒槌,红榔头都有拳头大,当中的一棵长得又粗又高,火红火红一团棒槌籽,足足有冰盘大小。 老王这才明白,原来是人参老爷爷帮衬自己来了。他谨记住老头告诉他的话,没挖中间那棵大的,还 给它培培土,把杂草拔了。只从旁边挖了几苗四品叶、五品叶。 老王回到杨家粉房,找着杨财东,就说:“财东,这些年我给你当驴当马,我干够了,不想干了。” 杨财东一听车老板不干了,就嘿嘿冷笑,说:“穷鬼,你好大的口气,离了你杨大爷家,谁给你顿饭吃?”老王也没理他,回到伙计屋子,和大伙告别,卷好铺盖卷,背上棒槌包子走了。 老财东后来打听到了老王得棒槌的事,气得把儿子臭骂一顿:“这笔大财,眼看让穷鬼得去,那天你要是跟车回来,还 有他的份吗?”少财东不敢吱声,心里直暗暗埋怨自己,不该多贪了几杯,误了大事。就对他爹说:“不要紧,那老头子不是说他每年七月十五下山赶集吗?我明年去堵他,跑不出咱们手心。” 转眼就是第二年秋天,又来到了七月十五。老财东早几天就打发儿子一个人套车去赶集。 少东家来到县城,住到客店里,整天从早到晚街上逛,东瞅西望,找白胡子老头。七月十五那天是正日子,集上人山人海。少财东照例又到街上去找白胡子老头。刚走到东城门边,就见来了个老头。长相、打扮和老王遇见的那人一模一样。漂白的头发,脑后耷拉条小辫,扎根红头绳,直晃眼睛。他背个包袱拄个拐杖,颤悠悠地往街里走。少财东一见,不敢怠慢,连忙跟在后边就追。只见这老头一会儿到摊子上买鲜货,一会儿钻到人群里去看野台子戏。看了一气,戏看够了,又挤出来。就这样东一头西一头,把少财东累得满头大汗。眼瞅天就到晌午了,少财东又饿又累,心里头暗骂:你这老杂种,害得你少爷满街跑着撵你,等着瞧吧!正在这时,就见老头进饭馆去了。少财东也跟进去,在老头身后坐下,跑堂的给老头端来一碗猪肉墩粉条子,一碗粳米饭,老头就吃起来,少财东这时才放了心。看老头快吃完了,他就先起身,回到店里把大车套好,驾上五个头的大马车,一溜烟地赶出城去。他一出城门,就见老头拄杖在前边走,少财东不等老头开口,就喊: “喂,老大爷,你不是上花鞋沟吗?坐我的车吧!” 白胡子老头一听有人喊他,就站在道旁,看着少财东说:“那敢情好啦,你要个价吧,我好上车。” 少财东忙着送上个笑脸:“老大爷,说哪里话,自家的车,,还 能要钱吗?” 老头说:“好吧。”就上车了。 少财东平日光知道喝酒、赌钱、躺在炕上抽大烟,哪干过这种累活,加上一头晌在街上跟白胡子老头转圈,累得昏头炸脑的,心里不知窝了多大无名火。他一边赶车,一边尽在牲口身上出气,大鞭子“叭、叭”地抽到牲口身上,一路上骂骂咧咧的,直到傍黑时,才好不容易到了花鞋沟口。他也假意让老头到家住一宿,老头说:“不啦。”临走时老头说:“给你车钱也不要,没别的,我家园子里还 有几苗参,你明天去挖吧。”又嘱咐他千万别挖中间那棵大的。 这夜 ,财主爷俩乐得一宿没合眼,好容易盼到天亮,少财东背着参兜子就进沟了。果然像老王说的那样,在沟掌砬子后边,有个三块石头搭的窝棚。前面通红一片棒槌,中间那苗,足有一人高,红榔头通红老大。杨少财东一看可乐坏了,牙根咬得嘎叭嘎叭直响,心想:你不让我挖大的,我偏挖你大的,先挖大的,后挖小的,大小一齐挖!全给你包园!想着就去挖中间那苗大的。他开开盘,闪开土,一看,那个乐就不用提了,卢头像鹅蛋般粗,肩膀老宽。这时,就觉着参秸子一晃悠,他的手一哆嗦,只听“扑嗤”一声,一刀把棒槌肩膀砍破了。这下他可傻了眼,一看,棒槌皮里边包的全是猪肉、粉条、粳米饭。他用索拨棍一拨拉,只见猪肉仍是一片一片、粉条也是一根一根的。这些东西,正是白胡子老头在饭馆里吃的饭菜,一点不差,是他亲眼看见的。这时他才知道是上了白胡子老头的当了,赶忙转身想去挖那些小的,一看也都没了。只得到一块一寸多高的半截棒槌皮。 老财东、少财东连憋气带窝火,也没敢去卖棒槌皮。因为老辈人常说,好心眼的人能挖着棒槌,心眼不正的就挖着棒槌皮。黑心人只能挖着半截烂棒槌皮,让别人知道了,岂不是一场大笑话。 爷俩几乎窝出一场大病来。从那以后,再不敢去堵人参老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