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圣人
易学专家
周易起名,宝宝起名,公司起名,品牌命名,商标取名,成人改名,易经风水讲座等
2579
无权限
2815
今日点击量
2882845
总点击量
0
点评
0
评论
41
注册时间:2020-07-06
作者排行:1
出自齐鲁大地的名人颜廷利教授谈27岁女子因未婚未育应聘被拒
发布于2023年02月22日 今日点击量:1 总点击量:646    加入收藏

出自齐鲁大地的名人颜廷利教授谈27岁女子因未婚未育应聘被拒;近日,一则#27岁女子因未婚未育应聘被拒#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河南郑州一女子在网上应聘工作时,因自己27岁未婚未育被该公司的HR拒绝。在聊天截图中,HR明确表示“对于我们来说,更需要的是已婚已育的,抱歉了!”



女子以“人身攻击/歧视为由,向平台举报了该公司,平台也限制了该公司的部分功能,“但不知道平台具体限制了什么功能,也不清楚平台究竟是如何处理的”。



随后,该女子在网上曝光了此事,配文称,“作为27岁的未婚未育女性,第一次确切地感受到性别歧视。”

“让我生气的点是,年龄和婚育状态简历上一目了然,她(HR)觉得不合适可以不回复,但偏要细聊,却又来了这么一句话,有点故意恶心人了!”



针对此事,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是集团制,有1000多名员工, 人事部在面试工作时,会优先考虑已婚已育,这样的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年轻的,未婚的,我们也是可以要的”。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真是离谱!”“职场对女生太不友好”。

也能看到评论区不少人分享自身情况,因为未婚未育被拒绝的真不少。

对于女性职场上还有各式各样的“门槛”。甚至是牛津回来的高学历女性也因为年纪屡次碰壁。

“有孩子不行,没孩子也不行,怀不行,不怀也不行”,有人吐槽,职场对女性要求太苛刻。

也有人表示,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有些情况也的确不得不担心。



HR分享:

面试中 询问女性婚育情况的

几率几乎达到100%

女性在职场,门槛多多,能力、年龄、婚育......都是企业考虑在内的招聘条件。

27岁女生未婚未育被拒,也有27岁已婚已育女生因为年龄大被拒。当事人是位年轻宝妈,生完孩子才几个月,趁时间隔得不长,打算回归职场。然而当她信心满满的投出简历后,却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抱着疑问去问了HR,收到回复如下:



面试中,未婚的被问“多大了?”“有无对象?”“准备何时结婚生育?”已婚的被问“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你家那边的幼儿园学费贵吗?”“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女性面试者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层出不穷,在旁敲侧击中为女性就业设下玻璃天花板。

于是女性们在职场所要面对的,就是一边是延迟退休,一边27岁都被嫌年纪大,未婚的人家怕你结婚生育请产假,已婚的人家怕你分心家庭没精力加班……

“可以看出,因为主动直接提问可能会涉及性别歧视,被人抓到把柄,所以旁敲侧击来获得需要的信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称,“不过也有许多企业会直接要求求职者填写婚育相关信息。”



有曾经担任HR职位的人分享,他询问女性婚育情况的几率几乎达到100%。“产假、生育假,这些都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转,可能让公司承担更多的成本。”陈南表示,“但是男性就问得很少,尤其单身的,而且女性会因为婚恋关系跟随男方进行工作的调整,比如为了男方辞职去别的地方工作,但是男性就不会。”

他表示:“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在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大概是能感觉到有一些性别歧视的,问出来的时候也会很不好意思。”“但是做人事,需要为公司利益考虑。”

妇女遭遇职场性别歧视现象存在已久,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61.2%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及婚育情况,高于上一年的55.8%;38.3%的女性表示婚育影响职场前景;11.9%的女性因性别升职加薪不顺。

消除性别歧视

已经有企业动起来

消除性别歧视,已有企业行动起来。2022年,乐视视频在官方微博宣布,将实行一系列保障职场女性权益的方式方法。首先就是在面试中不问询婚姻、年龄、生育等方面的情况,不以此方面的情况作为用人依据。

相关法律政策也不断为女性职工撑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印发的《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就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

但解决性别歧视,不可停留在面试层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介绍,“有企业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男性的生理条件、体力方面比女性更好,因而工作效率会更高,但其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可从两方面进行解决。“一个方面是性别均等性,如果女性要产假,那么男性也放产假,对于企业来说,影响是一样的,就没有歧视,但提升成本。”盘和林表示,“另一个方面是政府给予硬指标,某家企业性别比例不得低于某个水平,高于某个水平有奖励,低于某个水平要罚款。”

2022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据此思路提出了建议。例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冯丹龙建议出台男女同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的政策,让男性承担更多育儿义务,以此降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教授卢馨也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并建立灵活的休假制度,男性陪产育儿假可以不一次性休完,而是建立假期分割、共享的灵活休假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点击网新闻自媒体,不代表点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点击网站底部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私信仅作者可见 提交
?' AND 8556=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101)||CHR(101)||CHR(82)||CHR(110),5) limit 1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