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出名的起名大师谢咏老师~郑州的传统文化简单介绍 郑州有哪些传统文化,郑州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对郑州的传统文化简单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阅读一下~ 本文由郑州易经取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如果你在姓名取名方面也遇到了困惑,都可以找谢老师帮助分析~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郑州“非遗”保护工程启动和实施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和成绩,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超化吹歌、小相狮舞、少林功夫、苌家拳、登封陶瓷技艺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郑州的名人传说有皇帝、嫘祖、大禹、洛神、许由、列子、潘安等传说。 河图洛书、黄河澄泥砚、嵩山木板年画、朱氏古建筑彩绘、管城剪纸、管城泥塑、香包技艺、黄河打硪号子、黄河玉门号子、独脚舞、太乙拳、沈氏摔跤、猴加官、麻纸技艺、柿树栽培技艺、柿饼、霜糖技艺、枣树栽培技艺、葛记焖饼、上巳节、中岳庙会、挑经担、嵩山摸摸会、溱洧婚俗、古荥丧葬习俗、河洛大鼓等,以及子产、白居易、包公、高拱和官渡传说。郑州城隍文化、老坟冈习俗、楚河汉界象棋、登封闹歌、荥阳笑伞、中州斫琴技艺、金属錾刻技艺等,不胜枚举,这些经典的、精美的“非遗”事项已列入河南省级“非遗”名录。 这些项目是郑州传统的口头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以及民族传统的技艺、历法、礼仪、节庆、体育、游艺和民间民俗等丰富的、多元的内容,其久远的历史均在百年以上,虽经历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的精神标志,为世世代代的郑州人民提供丰厚的滋养。其丰富的内涵,特质、特征、特色鲜明,有的事项还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民族、文明、科技、民俗和审美价值,这些“非遗”的精神文化,璀璨在郑州的历史上,鲜活在民众的生活里,深邃在人们的精神里。 郑州历史文化简介 1、市花,月季,1983年3月21日,在郑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月季花被确定为郑州市的市花。 2、市树,法桐,2007年12月14日,经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32次会议审议,决定以法桐作为郑州市市树。 二、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 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三、戏曲 郑州地区的戏剧剧种以豫剧、曲剧、越调影响较大,其中豫剧与京剧、评剧、越剧并称为中国四大剧种。 四、饮食 郑州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中又以白面(即小麦面)食品为主,粗粮面只作为营养搭配和调剂口味,需求量较小。常见的面做食品有馍(馒头)、菜馍(又叫菜蟒或菜龙)、油卷、包子、烙馍、油饼、菜盒、烧饼、油条、炸菜角等等。 郑州人特别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牛羊肉烩面条等等。郑州人的副食即佐餐菜肴主要有五大类:肉菜类、青菜类、食用菌类和豆制品及蛋类。 五、节会 1、郑州月季花会 郑州月季花会是一个以月季为主题的节会。1984年5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在碧沙岗公园举办了首届郑州月季花会。1995年到2004年郑州月季花会中断十年,自2007年起恢复举办,举办期间满城皆花。 2、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市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来祭拜黄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和汉代的《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 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始办于1991年,郑州市每年9月1-5日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和登封是武术节的主要场所。武术节期间,将举办迎宾仪式、大型文体表演、少林武术精英擂台赛、文艺演出、旅游观光等活动。 4、郑州城隍庙会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郑州_郑州好玩的地方 郑州城隍庙会为郑州地区古庙会。庙会期间,地方组织演戏、玩社火等以娱城隍神灵。四方百姓纷纷臣愿许愿、祈福祈寿、进香摆供。从会头到会尾,城内几条街上总是很热闹。 5、宗教 根据2016年11月郑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官网显示,该市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种宗教,信教群众53万多人,其中基督教22.15万人、伊斯兰教13.98万人、佛教10.56万人、道教6.14万人、天主教4300人。 全市有宗教教职人员992人,宗教团体33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7个,县级宗教团体26个。